每當設計實踐進行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體悟,這些體悟需要經過思維整理沉淀為肌肉記憶(條件反射),能力跟效率提升就來自這些沉淀。
而寫作是思維整理的最優(yōu)解,當你針對一個困惑自問自答,寫作會促使你進入深度思考,這種思考可以去蕪存菁,撥開云霧,最后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當然,如果不喜歡寫作,跟比自己更勝一籌的朋友探討也是不錯的方式。
本次談個話題,就是我認為優(yōu)秀設計師需要運用到3個大腦,我嘗試將它們概括為:
設計一定要理性先行,以品牌設計為例,當我們接到項目需求,會先進行溝通,了解客戶行業(yè),產品,核心優(yōu)勢,資源稟賦,對標品牌狀況,自身企業(yè)發(fā)展階段等資訊。
這方面就需要采用理性腦,理性腦的作用是認識客觀現實,從理性角度先思考設計的功能方面問題,簡單點說,就是設計要解決什么問題,怎么解決會最佳。
比如一個凳子首先要坐得舒服,坐得安全,材質運用符合預算定位,滿足了這個限度才能進一步思考裝飾,美觀,創(chuàng)意這個限度,設計就是限度管理(之前的文章已經談過)。
很多設計師一上來就動手是典型的勤奮掩蓋懶惰,表面做了很多功夫,但難免無效居多,在錯誤或者未明的方向中虛耗精力。
我當然也經歷過這種階段很長時間,內心往往在努力思考怎么將設計做出視覺沖擊,但可能連基本的創(chuàng)意傳達功能都沒有做好,或者跟品牌氣質定位不吻合。
后來我發(fā)現很多客戶都會如此,他們往往帶著表面訴求跟設計師溝通,也是視覺沖擊一類說法,但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傳達”,“更好賣”或者“更能引發(fā)關注”。
如果我們只著眼在表面,很容易誤導自己,一張椅子既好看又好坐不會沖突,但很好看不好坐就很麻煩,除非客戶是孟菲斯風格一類的定位,概念先行不管體驗。
因此設計師需要時刻理性腦在線,跟客戶多探討設計前端的問題,多說真話,多問問題,多點傾聽,從客觀分析中尋找能有效解決客戶問題的設計思路。
甚至有時候分析完后發(fā)現這件事情成功率太低,也要直接提出來,不要為了賺錢浪費彼此的時間跟機會成本,當然,客戶堅持能行我們還是能上。
比如最近有位服裝本業(yè)的朋友希望嘗試做餐飲,原因是他在藏區(qū)吃到了美味菜肴,希望將其引進深圳,走出一片天地。
他將希望寄托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資金,他有融資把握跟資源,其二則是優(yōu)秀設計。
他感覺有了兩者加持,藏區(qū)菜肴一定能在深圳獲得成功,理性腦告訴我此處最少有三大問題。
其一,藏區(qū)餐飲為什么至今在深圳沒有成功品牌(也許有,是我不知道),具備他這樣條件的人一定存在,為為什么對方沒做,或者做了沒成功,是否有些盲區(qū)我們沒看到?
其二,餐飲是高度成熟行業(yè)(尤其在大城市),餐飲策劃在深圳也高度成熟,但參與探討的這群人都不在其中,因此核心競爭力從何而來?就是投資人經常要問的“為什么成功的會是你?”
其三,可行性分析不代表可行本身,同時不能夸大設計的作用。
此處尤其要談一下“不要夸大設計的作用”,作為設計師多年,我會經常這樣提醒客戶:要重視設計的作用,但不能高估。
設計就像藥引,要藥本身有效并且對癥,才能發(fā)揮關鍵作用,
我相信大家都一定看過不少裝潢設計都非常好的餐飲店做不下去。
當然,如果設計本身足夠突出也能作為長版優(yōu)勢牽引其他短板進步,讓品牌走向成功,
但需要把握時間,這方面在百花齊放的電動車企業(yè)中就有案例,具體品牌就不說了。
我們公司的slogan為“助品牌,成品牌”其實就是理性腦行先的一種表現。
鍛煉理性腦的有效方式是要多學習市場策略,品牌營銷,消費心理,傳播媒介等方面的知識,多跟各行各業(yè)的精英朋友請教專業(yè)問題,同時要常關注時政方面資訊。
具體而言,美就是色彩、形態(tài)、裝飾等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植根在自然當中,
造物主就是最牛的設計師,由她制定美的原則,這些原則刻畫在人類基因中,將我們完全拿捏。
任何藝術跟設計都是從模仿自然開啟,就像小朋友會模仿成年人,落后文化會模仿先進文化,聞道有先后,殊途會同歸。
我研究設計史多年,
發(fā)現史前人類感知的美至今都仍然有效,只是隨著歲月沉淀呈現多元面貌,這種多元只是一種分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隨著地球村的進程推進
,很多文化都在走向兼容,這種兼容也許不是相遇,只是重逢。
比如為什么我們會覺得對稱很舒服,因為生物普遍對稱,所以我們設計怪物時候就要弄得不對稱,比如我們看到白色都會感覺純凈,光明,充滿希望,因為人類對陽光的感知就是白色,為什么我們看到曲線會感到活躍,是因為山川流水與汪洋大海。
唯心一點看,美丑就是人類潛意識中的喜惡,是對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情緒投射,比如除了精神病因素,極少人能欣賞大便的美。
當然你也可以說對稱不舒服,白色很臟,曲線很平靜,這些個性差異也會存在,但個性要基于共性才有意義,大家都覺得對稱舒服的時候,你感到不舒服才叫個性,標新立異就是如此。
原則跟法則是不同體系,原則是大家根據研究統(tǒng)計一致認同的規(guī)律,而法則是靠攏這些原則的具體方法論。
比如由包豪斯學院伊頓總結的三大構成是典型設計法則,這套法則沿用至今是因為它無限靠攏美學原則。
中國民間針對色彩運用也總結了不少順口溜,比如“要想精,加點青”、“紅靠黃,亮晃晃”、“青見紫,不如死”,都屬于法則行列。
在設計行為當中,感性腦的鍛煉是理論與實踐動態(tài)印證的過程,純粹靠看書面對實際問題仍然會一籌莫展,純粹自己試驗沒有理論修正又難免進步遲緩,因此需要兩者結合。
我們公司的主創(chuàng)就經常會給我們分享一些實戰(zhàn)方法,這些方法具體到理論難以覆蓋,角度刁鉆出人意表,但在實戰(zhàn)中非常有效。
鍛煉重點是先牢牢掌握理論基礎,然后通過大量實踐進行理論內化及積累經驗,最終掌握一套屬于自己的美學方法論。
對于成事,我們喜歡說天時地利人和,其實還有一個因素常被忽略,姑且叫神助。
理性腦跟感性腦可以保障設計師做出優(yōu)秀正確的設計,但在卓越設計中神助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掌管創(chuàng)意跟靈感。
神助是種隱蔽力量或者無形之手,也能用通俗的運氣形容,但運氣其實也能鍛煉,我常說“幸運之人,自制幸運”就是這個道理。
南宋詩人陸游曾經寫下詩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感覺很謙虛,但說了個實情,我們在設計實踐當中偶爾會感嘆“這樣都居然被我想到了”,其實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
設計師的神助力量其實來自設計之外,就是我們要廣泛接觸設計之外的學問,所謂創(chuàng)新通常是移花接木的把戲。
我們發(fā)現,在音樂圈中往往是非科班歌手能有顛覆性創(chuàng)新,因為他們將音樂之外的元素成功嫁接到自身風格當中,尤其是草根為主的樂隊。
比如樂迷經常笑稱“搖滾樂中有很多教父,但只有一個教母”的梁龍,他領銜的二手玫瑰就將東北二人轉、傳統(tǒng)民樂等元素融合到搖滾樂當中。
還有最近爭議很大的福祿壽樂隊被稱為道教曲風,看了一下其代表作《我用什么把你留住》在網易音樂中的評論都突破16萬+了。
最近我在看李皖老師《多少次散場忘記了憂傷—六十年三地歌》一書,其中類似例子更是不勝枚舉,當中描寫的音樂人有科班有非科班,其成功原理基本類似。
比如中國臺灣的劉家昌(詞曲俱佳)曾經雄霸樂壇20多年,其曲風難辨其宗,其實就是融合了老派爵士、中國古典詩詞跟戲曲行腔,單音喜歡一波三折,韻味十足。
差不多同期,中國香港則出了歌神許冠杰,他則是將西方流行樂跟本土粵語跟市井俚語進行嫁接,大獲成功,開創(chuàng)出一個粵語歌時代。
以音樂為例是方便大家形象理解,一個科班人士沿著教材終生攻讀是比較難有突破性創(chuàng)新的。
此處借用潘虎老師的一句話:”設計師首先得是個生活家“(大致意思如此),需要懂得體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愛玩,懂得玩,不能一直埋頭苦干。
某程度而言,如果有條件能厚養(yǎng)自身效果更佳,比如做項目掙錢了真心要給自己買些好衣服,好酒,好車,因為你要真正見識過好的東西,才能為客戶設計出好的東西
。
比如可可·香奈兒女士自己有房產,但她在大名鼎鼎的巴黎麗茲酒店住了34年直到去世,她的理由是通過住在世界頂尖酒店來時刻提醒自己必須設計出一流頂尖的產品。
所以神助腦的培養(yǎng)要基于設計圈拓寬見識,我自身研究設計藝術史就獲益匪淺,歷史內容中不但能了解到過去風格、流派跟人物,還能清楚相關的政治地理,文化思想,社會運動,科學工藝發(fā)展等,看待設計的眼界慢慢寬廣,最后這些積累會形成設計師的氣質。
最近我撰寫《中國設計史》系列就感覺又打開了一個新世界,讓我重新看待中國風這件事情,恰巧最近我們在為歐美品牌做一系列國風包裝,學以致用,奇妙無窮,過程中,偶爾就有神助的感受。
因此神助腦屬于廣泛跨界積累的條件發(fā)射,量變到質變,再量變到再質變,靈感跟創(chuàng)意會相對容易浮現。
但此處大家務必注意,神助腦必須基于完善的理性腦及感性腦,不然創(chuàng)意無法落地,或者不切實際,我們都遇過不少想法天馬行空的客戶,先不說想法好壞,首先是其對設計流程不了解的表現,五彩斑斕的黑就屬此列。
再比如很多朋友想法不錯,但手藝跟不上,認識不正確,審美不在線,設計表現自然就做不好,一切也就白搭。
三個大腦排名需分先后,但重要性旗鼓相當,同時每個人的稟賦有差異,三個腦子的發(fā)達情況不同,比如一些朋友特別能處理功能問題,一些朋友善于讓設計出彩,而一些朋友則靈感創(chuàng)意不斷。
無論如何,在設計工作中我們要重視三個大腦的健全,可以重點強化薄弱的一方。
關于理性腦的部分我還想補充幾句,這幾句關于項目承接。
就是當你
遇到一些對你不信任的客戶時需要謹慎合作,甚至拒絕合作,
我們最近遇到一位奇怪客戶,其實這個奇怪也不復雜,就是她似乎詳盡辦法希望白嫖。
對方咨詢的是品牌設計,前面一切溝通似乎很爽快,中間希望我們附贈相關服務,因為熟人介紹,且前面確實合作過兩個小設計,我們就同意了贈送一部分服務。
但沒想到提供合同后對方居然提出要初稿滿意才支付預款,我們一口回絕,然后她又提出只愿意支付預款的10%,相當于項目總價的二十分之一(正常預款是總價50%),讓我感覺非?;?。
我提出合作前不信任其實不必合作,她繼續(xù)糾纏說了很多不著邊際的話,想著過去曾經合作,我最后同意40%的費用啟動項目,然后我就沒有跟她繼續(xù)討論,當時我已經不希望承接這個項目,所以第二天也沒有發(fā)出合同。
沒想到隔了兩天她又提出怎么不發(fā)合同,我想了想,還是將合同發(fā)出讓其自行修改付款比例。
如此這般足足又隔了12天,過程中我并沒有主動詢問任何情況,她忽然又將合同回發(fā)說調整了一點內容,我一看居然增加了多項設計,而且將原本7個工作日的周期改為2個工作日。
當時的我已經生氣,直接回絕無法再增加附送設計,當她還是扯東扯西的時候我就提出:請另請高明,我們無法滿足你們的條件。
本以為就這樣結束奇遇,沒想到她又回應可以將新贈送部分拿掉,還是希望能合作,我也不想讓她難堪,于是也同意了。
修改好的合同她又一次確認,但到了打款階段又再提出各種說法折騰了幾天,比如可以付費先做海報設計之類,直到如今都沒有真正合作,讓我感覺非常無語。
其實她真正的訴求就是希望不花錢或者少花錢將自己需要的設計完成,
做生意以和為貴,我也不想直白的戳穿她。
作者:設計史太濃
來源:站酷
藍藍設計(m.88yangsc.com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yè)提供卓越的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B端界面設計、桌面端界面設計、APP界面設計、圖標定制、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UI咨詢、高端網站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相關的軟件開發(fā)服務,咨詢電話:01063334945。
關鍵詞:UI咨詢、UI設計服務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用戶體驗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
銀行金融軟件UI界面設計、能源及監(jiān)控軟件UI界面設計、氣象行業(yè)UI界面設計、軌道交通界面設計、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 UI界面設計、航天軍工軟件UI界面設計、醫(yī)療行業(yè)軟件UI界面設計、教育行業(yè)軟件UI界面設計、企業(yè)信息化UI界面設計、軟件qt開發(fā)、軟件wpf開發(fā)、軟件vue開發(fā)